新聞資訊
節氣 | 大寒迎年 你必須知道的事!
一、大寒節氣介紹
大寒,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,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。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,在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是沒有小寒冷的;但對于南方大部地區來說,最冷是在大寒節氣。
“小寒大寒,無風自寒”,從冬至開始的數九,大寒正值三九天,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期便是"三九、四九天"。大寒一到年味漸濃。家家開始忙過年,所謂“大寒迎年”,就是大寒至農歷新年這段時間。
二、大寒習俗
按中國的風俗,特別是在農村,每到大寒節,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布新,腌制年肴,準備年貨。這段時間,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。今天帶大家來了解尾牙祭、腌制臘味。
尾牙祭
我們經常聽到影視劇里提到還不夠打牙祭,就和今天講的尾牙祭相關,源于拜祭土地公的儀式。每月的初二、十六祭拜稱為“做牙”。年尾十二月十六是最后一個做牙,所以叫“尾牙”,而拜祭后的菜肴開大餐即稱為打牙祭。
現代企業流行的“年會”聚餐即是尾牙祭的遺俗。尾牙節流行于閩臺之間,是土生土長的華夏傳統節日。
腌臘味
在中國很多地方都習慣在年前腌制臘味,臘魚、臘肉、臘腸、臘雞、臘鴨,美味的臘味成了人們忘不了的記憶,家家掛起來臘味,成為年味的標志物。也蘊含著人們對新一年豐收的企盼。
臘肉原本只是湖南、四川一帶的特色食物,但隨著湘菜、川菜在全國的蔓延,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“臘肉大軍”。然而,從營養和健康的角度看,臘肉是一種“雙重營養失衡”的食物,對很多人,特別是高血脂、高血糖、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朋友而言,實在不太適合。
高血壓
臘肉的含鹽量較高。100克臘肉含鹽量約為2.1克,超過同等重量豬肉含鹽平均量的十幾倍,而人體每天攝入3克食鹽就基本達到生理需要量了。長期大量進食臘肉,很容易造成鹽分攝入過多,從而加重或導致血壓升高或波動。
高血脂
臘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,達50%——雖然在臘肉制作過程中,鹽使細胞水分減少了,但絲毫沒有使脂肪流失,相反卻使脂肪的相對含量增加了。不僅如此,膽固醇也“濃縮了”——每100克臘肉含膽固醇123毫克,比豬肉要高50%。毫無疑問,這正是導致高脂血癥的危險因素。
致癌
在微生物的作用下,亞硝酸鹽可在胃中轉化合成強致癌物亞硝胺類。此外,肉品種的含氮物質可通過細菌的胺化和硝化作用轉化成亞硝酸鹽。臘味含亞硝酸鹽,過量食用會造成亞硝酸鹽中毒。
同時,鮮魚中的蛋白質等含氮物質發生分解,產生三甲胺等胺類物質將會對亞硝酸鹽進一步形成亞硝胺類物質,此類物質為易引起人體致癌的物質。
營養丟失
臘肉在制作過程中,肉中很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喪失殆盡,如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煙酸、維生素C等。